CPU 频道

更新与应用并重 Tick-Tock的幕后台前

    对于Intel CPU感兴趣的人一般一定会问两个问题。第一,Pentium4是不是一个失败的架构?因此而引出下面的问题:从Netburst到Core的架构更新是巨大的,那Tick-Tock下架构更新能与其相提并论吗?第二,晶体管越做越多,CPU核心越来越多,除此之外CPU的未来就是如此了吗?

    “对我们处理器而言,分核内,和核以外的东西。在外围的系统我们会配置新的系统,核以内的还是传承酷睿的,是没有变的。现在我们找了一个非常好的QPI替代它。我们这些都是考虑到它这样的能耗,和这样一个经济性做这个决定。我们看到表面上Tick-Tock变化很大,但是还是延续奔腾一系列的核没有变,只是在外面配了一个系统。”庞思立先生如此解答Tick-Tock的变化,同时也为我们说明了Tick-Tock中架构变化与Netburst变化的意义。毕竟,即便是今天的Nehalem它的核心内部仍基于酷睿架构,而从Netburst到酷睿架构则是另一个层次的更新。

    关于第二个问题,庞思立解答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当我们不能在有限的物理上放置更多的晶体管,就会找到另外的方式。如果我们遇到这样一个瓶颈和限制,我们会完全改变现有的计算法则,不再依赖于晶体管的数量,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处于前线位置,能够经历这种计算法则的变化,或者是革命式的变化,是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从现有阶段来看,的确更多核心和更精密的制造工艺将让Intel安全的让摩尔定律前进10-15年,32nm,22nm甚至更小的制程都是可以预见的。但正如庞思立先生所说,在20多年来CPU发展的历程上来看,它正遵循着提高单位面积晶体管数量,改进架构的“计算模型”或“计算法则”。但如果我们跳出这一个法则,也许处理器的未来就会宽广很多。我们并不一定要将CPU的未来锁定在要做更小更多的晶体管上。

     庞思立先生最后以超音速飞机设计为例,正是设计师从蚯蚓钻土的方式找到了超音速飞机研发的方向。从最早的如何避免音障到后来从动力、外形等各方面让飞机快速穿过音障。也许面对可以预见的极限,就需要一种新的思路来应对。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