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 频道

解密千元超频王A64黑盒5000+超频测试

    【IT168评测中心】在一个月前,从国外网站看到一组AMD新产品的广告:Dare to Unleash Your Dark Side,和Do you  Dare?等口号的广告。广告内容暗示:你是否期待AMD 黑色的一面?AMD要推出令人恐怖的产品?而在信息发布的一周后,AMD给了我们答案。那就是推出黑色包装版本的Athlon64X2 5000+和Athlon64 X2 6400+,它们的原始主频分别为2.6GHz和3.2GHz。

AMD的宣传广告
AMD的宣传广告
AMD的宣传广告

    Athlon64X2 5000+黑盒版将完全不锁倍频,从5-25倍频,可以0.5倍频步进进行调解,大大改善了超频的可操作性。而从另一方面也说明,AMD鼓励对黑盒产品进行合理的超频。黑盒包装的这两款产品,是AMD家族同系列产品中挑战极限性能的代表,具有不同寻常的象征意义。黑盒,到底有什么不同?

    此次AMD推出黑盒特别版本的5000+是65nm Brisbane核心的产品,它一方面解锁倍频并暗示这是一个为超频准备的特殊版本,而另一方面默认频率已经达到2.6GHz的5000+也必须有能力挑战3GHz以上的高频率。

 

最高25倍频可选

    从CPU-Z反应的信息来看,这款黑盒版本的5000+与普通的65nm 5000+没有任何区别。而AMD官方告诉我们,黑盒特别版也仅仅是Unlock Multiplier——不锁倍频而已(上图看到最高25倍频)。但正如上文所说,这款产品肩负重任,不锁倍频是为了更好的超频,为了达到更高的频率就需要有比普通版本达到更高极限频率的体质。黑盒版5000+与普通版的真正区别到底在哪里?

90nm,与两款65nm5000+对比

    上图从左至右分别是90nm Windsor核心 89W  TDP的老5000+,中间的是Brisbane核心普通版本的65nm 65W TDP的5000+,右侧的是黑盒版的5000+。从三行小字中的第一行的最后两个字母可以看出,黑盒版本的结尾为DS,而普通65nm的大多为DD,最早的90nm 5000+为CU。

    在我们了解了如何识别黑盒特别版的5000+,我们将话题回到这款CPU的最大特点“不锁倍频”上。毫无疑问,不锁倍贫是为了更加方便超频而开放的一个设置。我们在这里简单向大家介绍一下超频的方法和黑盒版本5000+带来超频的好处。

1.更灵活的超频操作方式

    对于目前AMD CPU来说,主频=外频X倍频,例如Athlon64X2 5000+的主频2.6GHz=2600MHz=200MHz(外频)X13(倍频)。一款支持超频的主板将至少允许你调节CPU的外频和倍频。由于之前的AMD CPU最高倍频被锁定,即只能从(5-13,0.5倍频步进)进行调解,所以超频的手法只能限定在提高外频降低倍频的一种方式上。而黑盒版本5000+支持最高25倍频,所以超频方法相对更加灵活。

2.更方便的HT总线设置

    其实上面所说的超频同样适用于Intel CPU。但与Intel不同的是,AMD平台整体均采用HT总线相连,这包括CPU到北桥、北桥南桥之间等。HT总线频率是与CPU 外频相关的,目前同样存在HT频率=CPU外频 X HT倍频的关系。一般现在的HT总线工作在1GHz,那么1GHz=1000MHz=200MHzX5。

    当我们在倍频锁定的CPU上进行超频时,必须要提高外频,此时HT频率也会提高。对于目前芯片组来说,1000-1100MHz的HT总线频率是极限,大多数主板达到1000MHz以上HT频率是会不稳定。假设我们将外频提高至300MHz,此时就不得不将HT倍频降至3X,总线频率900MHz(4X就达到1200MHz HT总线频率)。对于挑战极限的超频来说,没有达到1GHz的HT频率显然有些遗憾。而从上图可以看到,当修改HT倍频时,需要考虑到各个通道间HT频率,设置起来相对比较麻烦。所以,不提高外频的超频,对于AMD平台来说更加重要,对于极限超频下获得更好的产品也具有重要意义。

3.精挑细选的体质更为重要

    对于CPU超频来说,具有灵活的超频手段显然只是在“软件”给用户带来了便利,但硬件上需要CPU本身具有很好的体质。超频的实现,除了需要保证周边硬件品质、良好的散热、正确的操作外,最重要的是CPU本身的品质。而黑盒版本的5000+,会不会是AMD 官方为您挑选的具有优秀体质的产品?

    我们首先挑选了两款主板进行对比。一款是捷波悍马HA02一款是ASUS M2N32 SLI Deluxe,从初步测试看,华硕的nForce590 SLi主板在1.45V电压下可以3.3GHz开机,而HA02不行,所以选择后者进行所有测试。

AVC飓风战士

ASUS Silent Knight
Tuniq Tower120

    在散热器方面,我们选用了Athlon64X2 5000+ Windsor和FX55时期盒装标配的AVC OEM 飓风战士、ASUS Slient Knight和Tuniq Tower120。从实际使用情况看,AVC的飓风战士已经不能满足CPU超频至3GHz以上频率时的散热,在某些测试中由于温度过高而停止测试。而在3.4GHz的最高频率上,Slient Knight也不能满足要求。最后选用了Tuniq Tower120,它的散热性能明显优于前两款散热器,是风冷条件下帮助你超频达到极限的很好的配件,但是它的价格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有些偏高。

硬件平台
CPU AMD Athlon64X2 5000+ Black Edition
主板 ASUS M2N32 SLi Deluxe
显卡 NVIDIA GeForce8800GTX
内存 Corsair DDR2 1066 1GBX2
硬盘 Seagate 7200.10 320GB
散热器 Tuniq Tower120
电源 台达650W
软件环境
操作系统 Windows Vista 32bit
驱动程序 NVIDIA nForce Forceware 15.00 For Vista32
NVIDIA Forceware 162.22 WHQL For Vista32
测试软件 Futuremark PCMark05
SisoftSandra 2007
Everest Ultimate2007
Futuremark 3DMark06 V110
LostPlanet Demo
World in Conflict
Quake4
SuperPI 1.5
DivX 6.6.1 Encoder
Cinebench9.5
MonkeyAudio4.01
辅助软件 CPU-Z 1.41

    在风冷状态下,我们进行了以上测试。测试内容主要比较在超频达到极限后性能提升的幅度,而另一方面,测试要求极限频率下完成上述所有测试,可以说其中很多测试项目可以保证这个频率的稳定性。在后面的测试中,我们会进一步说明。

2.6GHz,运行SuperPi
3.3GHz,运行SuperPi
2.6GHz 运行3DMark2001SE
3.3GHz 运行3DMark2001SE

    在SuperPi和3DMark2001SE测试中,超频前后成绩提升明显。不过在初步的超频中我们也发现了散热的问题。AVC 飓风战士,在SuperPi和3DMark2001SE测试中都能够顺利通过,甚至可以达到3.2GHz。不过在双核心满负荷测试中,包括ASUS Silent Knight都无法承受部分测试,所以我们更换了Tower120。

 

    从测试成绩来看,3DMark06和PCMark05的CPU成绩提升幅度与频率的提升幅度一致。其他测试的成绩提升也基本达到了15%左右。其中3DMark06的CPU测试和PCMark05的CPU测试CPU负荷均很高,测试顺利进行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

 

    SisoftSandra2007测试来看,CPU超频后成绩提升达到了频率提升的比例。而与此同时,由于全速二级缓存与CPU主频同步,所以性能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EverestUltimate2007测试项目包括了数学运算和简单图片处理、文件压缩处理等内容。上面的每项测试都可以100%调用CPU资源(多个核均绝对满负荷),测试结果提升幅度几乎与CPU频率提升的幅度吻合。

    以上测试中除了Farcry不支持多核心CPU外,其他几款游戏均支持多核心CPU。而其中LostPlanet Demo中的Cave场景对CPU要求很高,达到平均98%以上的CPU占用率。从测试来看,游戏提速普遍在12%左右。由于游戏还受到显卡等子系统影响,12%的提升幅度已经非常不错了。

   MonkeyAudio4是支持将Wave编码成APE的一款软件,它的多核心操作方式比较特别,相当于同时压缩2个Wave文件,每个核心负责一个任务。我们测试中使用一个470M的Wave文件,以Insane质量压缩成APE。由于它的机制问题,两个文件不可能100%同时完成,我们记最后一个完成文件的时间。而在DivX6.6.1的编码测试和Cinbench光线追踪等渲染来看,提升幅度也都与CPU频率提升幅度接近。

    我们使用ASUS ProbeII和EVEREST Ultimate2007对CPU的温度进行监控(两者数值一样),我们看到在保持两个核心满负荷时,核心温度可以较快的达到57度(大概20秒满负荷即可达到),更长时间运行在我们的散热系统下不会有所变化。57度的这个数字从绝对温度角度来说,并不算高,甚至比酷睿2超频后低不少。

    在功耗测试中,“平台重负荷”是以3DMark06 HDR Game2测试场景最高功率为记数点得到的结果。而CPU满负荷是只对CPU进行100%满负荷运算,而显卡处于普通状态。从两组成绩来看,超频上平台功耗提升了30W左右。

图中主板并非测试平台,本图仅示意液冷系统
同样3.3GHz极限,水冷工作温度53度

    原本我们打算用液冷系统来实现更高频率的挑战,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这套液冷系统可以提供比Tower120风冷更低的CPU工作温度(3.3GHz时满负荷53度),但在3.4GHz时,仍无法稳定运行满负荷测试,而我们在Tower120下完成了SuperPi的测试,所以这套水冷在挑战极限时不够理想,但这也并不完全是散热问题导致。

    我们再次总结本次黑盒5000+超频的概况。这颗5000+可以在不加电压情况下工作在3.1GHz,1.4375伏电压、风冷稳定工作于3.2G;1.45V电压、风冷稳定工作于3.3GHz;1.5125V电压,风冷3.4GHz完成SuperPI测试。由于测试主板原因,在BIOS选择1.45V时内部检测到电压为1.47V,BIOS选择1.4375V时,内部检测到电压为1.4V。即便经过精挑细选,超频的极限频率也会有所差异,但从测试情况看,如果不使用优异散热器,3.3GHz的频率不容易实现。而3.2GHz将是一个很稳妥的频率。

3.4GHz完成Superpi测试

     对于超频玩家来说,可以尝试不同的超频体验总是非常有趣的。而对于CPU厂商来说,能够倡导合理超频是对更多用户加入超频行列的一种鼓励。也许资深玩家可以不在乎一款产品打开了倍频锁,他们或许可以依靠各种渠道关系,在几十颗CPU中挑选最好超频的一颗;或许可以发现某个编号特征的超频优品;但这与AMD官方推出某型号适于超频的CPU有着明显的小众与大众间的区别。

    虽然黑盒版本的5000+上市后的价格可能会高于普通版本10%左右,但相对这样官方精选的超频产品来说,这个差价是相对合理的。与Corsair、Kingstone HyperX、OCZ等超频内存相比,这些同样是在DDR2 800甚至667颗粒中选到了体质优秀的,搭配更好的做工来制造销售特别的超频产品价,价格则高出普通产品几倍。当然,DIY的玩法有所不同,黑盒5000+并不是超频的唯一选择但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0
相关文章